走進大理街,這裡不只有服飾店,在不起眼的地下街,有對夫妻手拿裁刀、腳踩縫紉車,一針一線勾勒出漂亮的皮件。包包裡滿載的,不僅僅是他們的創業夢想,更是堅持深耕在地的台灣價值。相信不久的將來,C.L.M這塊拼圖,能媒合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,與欣賞品牌精神的客人,拼出更豐富多彩的Made in Taiwan。
堅持台灣製造,靠別人不如靠自己——C.L.M TAIWAN
創刊號企劃:艋舺服飾商圈,我們的少女時代 • 人物故事 • 艋舺商圈新風景 | 2018-08-04

C.L.M Taiwna 最初的工作室,牆上掛滿瑪黑夫人不同時期的作品。
站在大理街34號門牌前,醒目的紅色招牌寫著「艋舺地下街服裝批發廣場」,角落有塊小拼圖,是C.L.M的LOGO。走下樓梯,地下一樓有個氣氛與眾不同的空間,透過木製拉門上的玻璃窗,可以看見白色牆面上整齊陳列著各式包款,還有專業的切割台,這裡是台灣皮件品牌——C.L.M的製作所。
1976年出生的瑪黑夫人與1979年出生的阿山,原本分別是櫥窗設計師與連鎖品牌服飾廣告企劃,兩人因緣際會在一場派對上認識,發現彼此對設計與創作有許多相似之處,進而交往、創業。
一開始的草創期多方嘗試,曾經在夜市擺攤、台北後火站批發、五分埔批發,後來開始自行設計打版,再交由國外代工廠生產。當中耗費了大量溝通成本,成效依然不彰,製造外包,常有偷工減料的狀況,瑪黑夫人因而每天都在處理客人堆積如山的維修件,無法專注於設計。
嘗試了許多年,慢慢地把生產線收回,現在還多了助理與裁剪師幫忙分工,於是完成了從零到有,100%台灣製造的品牌。問到如何評估利潤與成本?阿山說:「我非常了解市場,消費者想要的不只是便宜,而是價格合理的好產品。」瑪黑夫人接著說:「只能犧牲利潤,衡量後訂出一個合理的價格。」

阿山裁料。

瑪黑夫人縫製。

阿山在C.L.M後來成立的開放空間裁料。
從批發到製造,體現台灣精神
瑪黑夫人說:「我有完美主義,好勝心很強。我的包包注重功能性,款式不參考別人的設計。」想不斷挑戰自己,每當有新點子,瑪黑夫人就到三樓的工作室打樣,再拿給阿山看。但阿山不太給具體的意見,也很少開口稱讚。「她是藝術家個性,專注於創作美好的產品,我是設計師個性,在作品與顧客需求之間尋找平衡點。」「讓她被大家喜歡,就是對她最大的鼓勵。」
出身萬華的瑪黑夫人,其實生過一場大病,半年以上的時間都住院治療,給醫生治好後,才決心創業。「人生發生了意外,那我就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。」2013年,他們創立品牌,2015年,離開五分埔,跟熟悉已久的批發型態說再見。
C.L.M東區旗艦店
兩人在萬華駐點,先找到了三樓的工作室,同年在東區開設旗艦店。一年後由阿山規劃,開始裝潢地下一樓的製作所。位在東區的旗艦店負責人也仿照製作所的裝潢重新打理店面,大獲客人好評。
C.L.M便是瑪黑夫人的縮寫,將法國留學時習得的技術帶回台灣,logo上也有個「Taiwan」字樣。關於未來,阿山說,希望能逐漸提升知名度,也希望大家能理解他們從發想到生產,100%在台灣製造的品牌精神,喚起新生代創業者對於本地製造業的重視,「韓國做得到、日本做得到,我們相信台灣也能做到。」
撰文:Miss Y
攝影:Hannah